• <table id="ctmpa"><option id="ctmpa"></option></table>

  • <p id="ctmpa"></p>
    1. 陜西科榮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

      咨詢熱線:029-88856172/88856173

      關注陜西科榮

      環保知識

      ENVIRONMENTAL KNOWLEDGE

      水與大氣環境

      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-> 環保知識 -> 水與大氣環境

      臭氧層的變化和臭氧洞

      來源:陜西科榮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_官網  發布:2017-05-26 13:49:21  閱讀:2280次

        臭氧層是大氣中臭氧相對集中的層面,一般是指10千米~50千米高度之間的大氣層,因受太陽紫外線的光化作用,其臭氧含量的百分率比較高,尤其是在20千米~25千米的高度處。由于太陽輻射的紫外線和大氣中的氧氣、氧原子的含量有隨大氣高度增減而變化的規律,在平流層內便形成了臭氧的聚集區。大氣中的臭氧除了具有隨高度分布的規律外,而且還隨緯度和季節的不同以及晝夜交替而變化。 在臭氧層里,其實臭氧的濃度是很稀的,即使在濃度最大處,所含臭氧量也不過大約10ppm。若將大氣臭氧總量訂正到海平面上,它只有0.15厘米~0.45厘米(平均為0.3厘米)的厚度。大氣中的臭氧的含量雖然很少,但是它在地球環境中所起的作用卻非常重要。第一,它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傘。因為臭氧層阻擋了太陽輻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線,使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傷害,而少量穿透大氣層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對人類和生物則是有益的。第二,它是引起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。臭氧對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吸收是平流層的主要熱源,平流層臭氧濃度及其隨高度的分布直接影響平流層的溫度結構,從而對大氣環流和地球氣候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,因此,平流層臭氧濃度的變化是大氣的重要擾動因子。

       


        由于臭氧有其特殊的性質,并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,所以臭氧層又是十分脆弱的。衛星觀測資料表明,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,全球臭氧總量明顯減少,1979年~1990年,全球臭氧總量大致下降了3%。南極附近臭氧量減少尤為嚴重,大約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30% ~40% ,出現了“南極臭氧洞”。自1985年發現“臭氧洞”以來倒1987年它變得既寬又深,1988年雖然有所緩解,但1989年以后到90年代的前幾年里,每年南半球春季都出現很強的“臭氧洞”,1994年到1996年南極臭氧洞還在擴大。最近從安裝在俄羅斯和美國衛星上的探測器發回的數據獲悉,“南極臭氧洞”面積已達2400平方千米,最薄處只有100多布森單位(100dobson,相當于1毫米厚度)。 以上情況表明,臭氧層這個地球生命的保護傘,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,研究其原因和機制并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,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。
       

      分享此文:

      国产α片免费观看在线人_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三区_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网站_亲爱的请你原谅我 中文字幕